添加時間:2015/11/7 10:16:20 編輯:奇億網站建設公司
目前,社交電商在電商圈尤其是女裝電商圈成為一個火熱的話題。在阿里電商平臺(包括天貓),社交紅人們的商業變現能力表現突出:“66女裝大促”,前10名中有7家是紅人店鋪;“824秋季新品上市”,排名榜首的是一家純粹依靠社交流量的普通店鋪,其當日熱賣指數遠超韓都衣舍、歐時力等知名店鋪及品牌店。當一個女孩通過自己的影響力,能在一天之內實現2000多萬元的銷售額時,這個現象已經不能被忽視,紅人電商似乎正在成為新的商業模式。
紅人店鋪受關注
投資人當然沒閑著,紅人電商孵化器的投資案例逐漸浮現。10月26日,如涵電商宣布獲得數千萬元的B輪融資,君聯資本領投,賽富亞洲跟投;在此之前,杭州緹蘇也獲得相關投資機構的青睞。
一家典型的紅人女裝店鋪,其商業模式是:第一步,通過社交媒體聚集粉絲,發布產品開發進度,進行買家互動,并穿插自己的生活瑣事(主要是各種能對標大牌的生活場景);第二步,在上架新款商品之前進行產品集中發布預覽和通知。銷售和備貨方面,采取少量現貨限時限量發售,后期預售翻單方式。根據以往數據,每次新款商品上架,銷售量總能產生爆發式增長。通過這樣的模式,流量成本接近于零,資金效率極高,庫存周轉極快,接近于“直接換裝”(Cross docking),服裝行業最頭疼的頭單備貨和庫存問題也被消解于無形。紅人女裝店鋪之所以成功,是因為其商業模式有四大立足點:流量、社交用戶、產能和消費心理。
社交流量逐步取代搜索,為店鋪省去了一大筆開支。目前,服裝類電商大部分盈利狀況不樂觀,由于流量成本高企,平臺生態正在惡化。從前年起,早期的淘寶店鋪紛紛將客戶導入社交媒體,利用信任偏見建立傳播聚合模式,從重復購買的角度繞開了淘寶的流量關卡,如果產品有傳播力,還能帶來部分新增用戶。
消費型社交用戶大量存在,在實際操作中體會明顯。通常,我們運營社交媒體時會強調內容的重要性,比如,一定要有獨特的、適于社交傳播的優質內容,才能維持用戶的關注度,進而產生傳播力。但在實際運營過程中,商家發現存在大量跟隨產品和服務的用戶,相較于內容,用戶更關注產品,甚至會嚴重依賴社交工具所展示的內容做出購買決策。或許,朋友圈和微博就是她們逛街、逛淘寶的延續和替代。
服裝產能完全可以滿足用戶需求。相較于高科技產品,服裝行業的研發生產門檻很低,一件成衣從設計打版、面料采購到排期生產,都可以快速地在非常集中的地理半徑內解決,并且大部分流程可以實現外包協作。
大牌同款的消費心理,這是消費產生的深層次因素。無須諱言,快速開發、緊跟時尚潮流、突出性價比,是紅人店鋪產品的核心競爭力。在時尚消費方面,國內消費者目前還沒有太多心理負擔。
規模推廣有難度
僅從一家紅人店鋪的盈利模式來看,的確有利可圖。但是,這樣的模式能否成功實現規模化?實際上,限制紅人經濟發展的瓶頸已經出現。
首先,粉絲規模會出現瓶頸,紅人生命周期不確定。無論是新晉紅人,還是早期淘寶店鋪轉型者,她們都在社交平臺或淘寶平臺的紅利期完成了初始用戶的積累。初始用戶規模增長很快,但是很快會進入緩慢的平臺期,粉絲的自然增長會是一個繞不過去的難關。另外,由于采取人格化運營,對KOL(關鍵意見領袖)的消耗比較大,如果不能持續完善自己,與用戶一起成長,那么,相對于傳統品牌,KOL生命周期是有限的。同時,KOL本身也也是難以控制的稀缺資源。目前,能夠規模化運營的紅人本來就不多,而且其中還有不少紅人選擇自營模式。
其次,供應鏈和支持系統的彈性不足。由于紅人店鋪采用“上新閃購+預售”的模式,對供應鏈的快速反應要求極高,特別是對于翻單(對上次訂貨的重新訂購)。翻單規模通常在初期備貨量的2倍以上,而換季窗口和用戶容忍時間上限為20天,供應鏈壓力巨大。除此之外,客服、發貨、售后等系統也得適應這種潮汐式的運營節奏,“上新時忙到死”,極易造成服務質量下降,新款商品上架后資源冗余,又容易造成浪費。今年以來,大規模簽約紅人的一些店鋪,評分都有不同程度下降。銷售額急劇上升的背后是用戶體驗的下降。
最后,KOL風格確立和選品管理要求很高。在簽約多個KOL之后,紅人店鋪須找準其對應粉絲的風格,分別量身設計。但是,由于大多數KOL沒有專業的設計和生產實踐,與后臺設計、生產部門的磨合是一個挑戰,同時對供應鏈的品類兼容性也有很高要求。
新平臺如何發力
有志于做社交電商的新平臺,可以嘗試從以下幾方面人手。
浸入社交平臺。與用戶的溝通,最好在主流社交工具上完成,從源頭上幫助KOL解決內容創造和規模擴張的“痛點”。在朋友圈做H5推廣、發放優惠券進行傳播只是“初級動作”,最好能在社交工具內部就滿足初步的業務需求,讓KOL和用戶不切換平臺就完成更多的內容交互與價值交換,先降低使用門檻,后期再通過獨立的平臺完成業務交易、復雜交互等擴展功能。
建立傳播載體。無論是圖片上帶標簽、貼紙,還是視頻的彈幕、配音,都是傳播載體發展創新的成功范例。針對電商,如何把鏈接、搜索、問答等業務類別整合到一個傳播載體里,將是一個特別有趣的發展方向。這對KOL和用戶都有價值。
擴展資訊邊界。與淘寶不同,社交媒體提供豐富且準確的時尚資訊。通俗點說,我們通過訂閱有品位的公眾號,能逃避購物搜索時濃濃的“淘寶風”。在這個基礎上,整合高品質商品資料和相關素材,提供給KOL和用戶作為創作素材使用。同時,通過KOL和用戶的創作來完善商品資料與業務素材,這實際上是一個雙邊共贏的路徑。
培養新生力量。除了已經出名的KOL,大量能產生高質量內容的用戶可以通過UGC(用戶原創內容)的方式挖掘出來,輔以適當的激勵和支持,供給方才能形成豐富的生態鏈。
建立業務閉環。如果以上四點都得以實施,那么抓住一個新的需求模型,建立業務閉環也成為可能,新的商業模式也許就此誕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