添加時間:2015/10/23 11:27:06 編輯:奇億網站建設公司
近日,網絡約租車現象引起了社會高度關注。一份高德公司發布的報告稱,網絡專車為城市交通添堵。一些機構腦洞大開,隨后開始炮制民意,其中一份“交通擁堵廣州市民看法” 顯示,41%的人認為“專車多了,導致廣州更塞車”。
看到這個新聞,忍不住笑噴了。大概這41%的“廣州市民”可能壓根沒坐過專車,就想當然的填寫了問卷,因為坐過專車的人都知道,專車帶來的是方便,不是擁堵,擁堵了還花錢,那不就是傳說中的毛毛蟲思維么?
城市交通“更塞車”,不怪“專車”,怪誰呢?答案就是我們的汽車保有量太多太大,尤其是私家車,數量太多、增加太快!
很多人不相信。我也不相信。路上有很多車,大的小的,公的私的,多的像誰家的表叔那樣數不清,憑什么就怪罪私家車呢?
這個答案是深圳的一位出租車司機說的。當時,我在聽了以后,感覺難以置信。在過去的印象里,私家車對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,有關部門已經把汽車生產銷售當成拉動GDP增長的重要產業,在城市化發展中,私家車是戴著三道杠的娃,怎么會變成的搗亂秩序的古惑仔了呢?
這幾天,我翻閱了一些交管部門的統計數據,觸目驚心之余,忽然就想起了那位司機師傅的答案。
一、數據不會騙人
如果你能坐下來,看完有關的數據,那么相信你也會深吸一口氣,恍然大悟。
數據太多,為增強可讀性,我們采取洋蔥剝皮的方式,連續剝三層,以便揭露真相。如果你依然看不下去,那么可以直接跳到“真相大白”一段。數據來源主要是公安部交管局,數據上網發布時間是2015年6月12日。網址:http://www.122.cn/xwzx/jtyw/586916.shtml
先看第一組數據:汽車增加量。交通管理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,今年5月,全國汽車保有量約為1.62億輛,與4月相比,汽車保有量增加135萬輛,增長0.84%;與去年同期相比,增加1600萬輛,增長10.99%。
從統計情況看,僅僅一個月,汽車就增加了135萬余輛,換算為一年,增加1600萬量。汽車數量月月增,年年漲,而很多城市的道路卻未能同步增長,你說能不塞車嗎?
你會問,這跟私家車有毛關系?大有關系。這里我們需要縮小范圍,從1.62億輛汽車里面,先找到載客汽車的數量,然后再從載客汽車中確定私家車。常識告訴我們,汽車買來都是要上路跑的,路上的車分兩種,一種載客一種是拉貨,誰是引起擁堵的主要因素呢?
第二組數據告訴我們:載客汽車是真正的“罪魁禍首”。
數據顯示,載客汽車增長迅速(這是汽車增長的主要因素)。5月,載客汽車保有量為1.3億輛,占汽車總量的80.57%(占機動車總量的48.27%,較去年同期分別上升2.66和4.01個百分點)。與上月相比,增加137萬輛,增長1.06%;與去年同期相比,增加約168萬輛,增長14.78%。
從第二組數據可以確定,在全中國的汽車中,載客汽車占8成!這同時也意味著,路上跑的汽車,10輛中有8輛是載客的;而且,發展勢頭有增無減,結合第一組數據的解釋---一個月內汽車保有量增加了135萬輛 ,而在這新增的135萬輛車中,有100萬輛是載客車(占75%)---顯然,這是構成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的主要因素。
有人要問:載客汽車有大有小有公有私,怎么能一概而論的歸咎于私家車呢?
第三組數據顯示:從載客汽車構成來看,小型載客汽車所占比例較大,達95.94%(大型、中型載客汽車所占比例較小,分別為1.03%和0.74%,微型載客汽車占2.3%),占汽車總量的77.3%。這里有個怪現象值得注意:小客數量增漲,而其他大中微車型數量降低。(5月,小型載客汽車保有量為1.25億輛,與上月相比,增加144萬輛,增長1.16%;與去年同期相比,增加1754萬輛,增長16.33%。與上月相比,大型、中型、微型載客汽車分別減少1788輛、20342輛、48319輛,分別下降0.13%、2.07%、1.59%。從統計情況看,小型載客汽車保持快速增長趨勢,是載客汽車主要增長點。)
小型載客汽車,可粗分為兩種,一種是公車,一種是私家車,其中,私家車數量巨大增速又遠超平均水平,占了大頭,到底多大,按照2014年底數據,這個比例搞到90.16%。
補充資料:交管部門數據表明:2014年,小型載客汽車達1.17億輛,其中,以個人名義登記的小型載客汽車(私家車)達到1.05億輛,占小型載客汽車的90.16%。與2013年相比,私家車增加1752萬輛,增長19.89%。(注意,這是2014年的統計數據,前面的數據則是2015年5月統計,只需留意比例即可)
三組數據剝完,真相就大白了!全是汽車保有量太多惹的禍,尤其是私家車,數量龐大,不斷增長!
我們再看一組關于私家車的數據,殘酷的數字,完全可以把你的眼球爆出眼眶。
截至6月底,
1.私家機動車2.24億,增長。全國以個人名義注冊登記的機動車保有量為224,724,067輛,占機動車總量的82.92%,與2014年底相比,增加7,809,858輛,增長3.6%。與去年同期相比,增加14114433輛,增長6.7%。
2.私家汽車1.34億,增長。個人汽車134,740,743輛,占汽車保有量的82.64%,比2014年底上升1.17個百分點,比去年同期上升2.33個百分點。
3.私家載客車,猛增。其中,要注意了,個人載客汽車118,184,676輛,占載客汽車保有量的89.79%;從統計情況看,從2011年到2015年,私人汽車擁有率提高了9.46個百分點,個人小型、微型載客汽車數量增長迅速,達到117,803,643輛,與2014年底相比,半年來增加了9,190,091輛,增長8.46%;與去年同期相比,增加17,302,544輛,增長17.22%。
(數據來源:公安部交管局http://www.122.cn/xwzx/jtyw/598272.shtml)
增長、增長、漲幅保持在17%左右,不斷增長,私家小客車1.18億的億級基數,按照17%的年增長速度,6年后總量就可以一番。
你有沒有心存敬畏呢?假設不采取措施的按照現在速度增長的話,6年后的交通,又會是一副什么場景?
這僅僅還是依靠5月和6月的數字做的測算,而現在是10月下旬,不斷增長的真實的數據是啥樣,自己腦補吧。
補著補著就會發現,眼球突然爆出了眼眶,腦袋凌空炸成了片片碎屑,隨四處流蕩的尾氣飄蕩而去。
----------車輛大幅增加,而城里的道路卻沒有隨之增加多少,不堵才怪呢。
二、幾種想當然的觀點
在大城市里,交通形勢更嚴峻,主要原因也正是汽車太多,私家車添堵。
全國平均每百戶家庭擁有25輛私家車,而在北京,平均每百戶家庭擁有63輛私家車,廣州、成都等大城市每百戶家庭擁有私家車超過40輛。
北京城的交通形勢更嚴峻。截止到2015年6月,北京市汽車保有量是527萬輛。
數字是抽象的,可以腦補一下這樣的畫面:
假設一輛車平均面積10平米的話,527萬輛車合計5270萬平方米,折合53平方公里,如果把它們圍著紫禁城為中心的明皇城鋪開,差不多可以塞滿整個北京城二環,二環內面積大約62平方公里,明皇宮約7.8平方公里,如果再把明皇宮面積擴大成“張平東西”這四個地鐵站構成的長方形區域(西單-東單-張自忠路-平安里,面積約10平方公里) ,那么,在你的視野里,將沒有樓宇沒有樹木,沒有綠地沒有紅綠燈,什么都沒有, 一望無際的,都是密密麻麻的汽車。
看了這么多真實的數據,我們不難得出結論,城市的交通之所以“塞車”,主要原因是由私家車保有量太大;之所以““更塞車” ,也是因為小型載客車(86%是私家車)增長太快引起的。
說到這里,有的人還會疑惑:私家車變專車后,刺激出行次數多了,也會增加擁堵的程度。就像上海交大的黃少卿blabla:上海140萬輛私家車,假如10%接入網絡平臺,每天提供2至3個小時服務,就相當于每天高峰期增加了28萬輛車通行。
這個腦洞開的有點大,實際上是把芝麻當成了西瓜。
真實情況怎樣呢?
就這個問題,我專門問了幾個參與過快車服務的朋友,他們說,快車出行主要在上下班和自己外出辦事的過程中,如果有合適的同路人,那么就帶上一起同行了。至于說是否專門抽出2-3小時從事運營服務,主要沒那個精力也沒那么多時間。這是個案,可能不足以代表整體,那么,整體情形如何呢?我們可以找到數據測算:滴滴快的平臺下注冊的專車已超過40萬輛,日均150萬次的出行服務,平均每車出行大約4次。普通私家車一日出行幾次呢?正常情況是兩次,上班一次下班一次,中間或許辦事,有一兩次,粗略估計,平均3次吧。4-3=1,專車服務導致的出行次數增加,可能僅僅是一次。根據以上條件,我們不難看出,專車對交通次數的影響,也遠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。
或許有人會想,一天4次,出行次數這么低,這數字不靠譜吧?
出行次數的這個數據不難驗證,經濟參考報道,美國公司優步自推出“人民優步”以來,目前已覆蓋200多個城市,日均100萬單。5月份,在北京、廣州、成都、杭州注冊車輛達66萬,活躍數在22萬左右。我們可以假設這活躍數22萬是代表200多個城市,100÷22<5,一天下單不足5次。
出行次數很低,這個結論我們可以采信了吧。當然,這個方法不嚴謹,需要有更精確的方法來統計。
我們不得不承認,專車,在某些地方一旦扎堆,的確會造成擁堵,比如商場趴活,火車站接客等等,這些車如果搞了巡游業務,與出租直接競爭,那么,專車會導致局部道路擁堵。(目前來看,這些車還是少數,推測數量最多與出租車持平)。
從整體來看,據出租車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透露,滴滴快今年年底專車數量將達到100萬輛。放眼全中國,100萬輛專車,每天出行多1次,給交通添堵了,但相比1.35億私家車總量,連個零頭都不到,我們不能據此就指責專車是增加擁堵的主要原因吧?
由此可見,關于私家車接入網絡平臺會每天提供2-3小時服務的假設,有點想當然。
有人說,有些出租公司為了提高專車服務質量,特意購置了新車,新增車輛必然會添堵。
這觀點太弱了。一個公司購置新車數量是有限的,也就幾百輛而已,能添多少堵?舉例來說,購車動作比較大的是神州專車,2015年5月26日,寶馬集團向神州租車批量交付600輛BMW 5系,本次交付車輛將全部用于神州專車服務。以一輛車價格40萬算起,600輛合計2.4億元。假設一天運營利潤500元,一個月下來合計1.5萬,那么也需要2-3年才能收回購車成本。神州租車公司全國排名第三,跟它規模相當的公司,全國屈指可數,就算假設有100個公司能夠投入類似規模,汽車增量也不過600×100=6萬輛。這6萬輛車相對于1.62億汽車保有量,相對于135萬汽車月增量,豈不是九牛一毛?雖說添了點堵,又能增添多少呢?顯然不是主因吧。
三、怎么辦?汽車需要計劃生育,控制增量激活存量。
面對密密麻麻增長的汽車,我的腦海了情不自禁的出現了一個場面:一棵樹上生了幾條蟲子,樹大蟲少,爬來爬去很快樂。后來蟲子大量產卵,蟲子越來越多,密密麻麻掛滿樹枝,爬動速度越來越慢。有一天,蟲子們爬不動了。互相責問咋回事?有蟲子驚奇的發現身邊的朋友好多變成了毛毛蟲。于是就大喊一聲,它們長了好多毛啊,沒長毛的時候就堵,長了毛后更堵,真該管管這些毛了。
根據高德公司的報告而得出“網絡專車為城市交通添堵”說法,就屬于毛毛蟲思維。正如張笑容所說,因為網絡專車僅僅是一種服務形式,不管有沒有專車服務,私家車都要上路,因此出行車輛總量應該變化不大。毛毛蟲雖然越來越多,但擁堵的根本原因仍然在于蟲子生的太多太快。
這些年,隨著城市的發展,城市人口規模迅猛擴大,市民的打車需求明顯增加,然而,在一定程度上,出租車總量卻被抑制住了。以北京為例,從2004到2015年,常住人口從1492萬增至2115萬,但從2003年到2012年,出租車數量僅從6.5萬輛增至6.6萬輛。一直到現在,估計大約6.7萬輛左右。市場需求巨大而沒有得到有效供給滿足,這就構成了私家車迅猛發展的重要背景,也構成了網絡約租車發展的主要原因。
在這樣一個市場供求遠遠沒有達到平衡的市場中,政府既要考慮交通流量和路網承載能力的平衡,又要考慮如何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交通出行需求,那么,我認為,通過控制增量,發展存量(私家車)交通工具來滿足市民打車需求,這不失為一個有效率的思路。
交通出行資源緊俏,這是一個特殊的市場,政府可以充分發揮調控之力,實施汽車計劃生育,嚴厲控制汽車增量,鼓勵網絡約租車發展,激活存量滿足需求,如此才能讓市民滿意,讓人民放心。